第三次生物科学革命是如何影响人类生活的?

发布日期:2022-09-28 08:55:03浏览次数:1165

合成生物学发展


“人类将会发明新的控制单元,并将这些发明植入现有的基因中。”波兰遗传学家瓦乔·斯吉巴尔斯基在上世纪 70 年代提出的“合成生物学”愿景,不仅已迈入现实, 还正在步入公众视野。

合成生物学作为21世纪新兴的前沿交叉学科,受到各国政府、 学术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早在2010年6月,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英国皇家学会与英国工程院、美国科学院与美国工程院在伦敦达成共识,共同推动全球合成生物学的发展。

2010 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计划”) 首个合成生物学项目启动,至2015年连续支持了10个项目,为我国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专项正式发布,围绕医药健康、环境与能源、农业与食品、工程材料等重点方向,2018-2021年立项支持了114个研究项目。

合成生物学应用


合成生物学被誉为继DNA 双螺旋结构发现和基因组测序后的“第三次生物科学革命”,在医药健康、农业、食品和制造业方面均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01










医药健康行业

合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医药健康产业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对微生物进行设计和改造,使微生物可以生产某种药物分子,或其本身作为活性药物,实现治疗疾病的功能;另外一种是基于合成生物学的工程化思维和设计理念,对哺乳动物细胞进行改造,使其具备相应的功能,如用于器官移植、细胞治疗和疫苗生产等。

02








农业领域

美国的Pivot Bio公司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启微生物中固氮基因的表达,从而减少农业氮肥的使用。2020 年,Pivot Bio开发的用于玉米种植的生物氮肥 PROVEN 被Nature子刊评选为6种正在改变世界的合成生物学产品之一。

03









食品应用

美国的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两家公司生产的人造肉均以植物为蛋白来源,此外添加了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改造的酵母生产的血红素,从而使人造肉的口感近似动物肉。目前,上述两家企业均有人造肉产品面世,为肯德基、汉堡王、星巴克等品牌进行供应。


04












制造业

科学家认为合成生物学可以利用生物碳源代替不可再生的化石碳源,开创真正可再生、可持续、对环境友好的物质生产模式。而合成生物学技术可应用的制造范围涵盖了材料、能源和其他消费品所需的功能分子等各个方面。“国内合成生物学第一股”凯赛生物开发的长链二元酸和生物基尼龙等产品,均为非常基础的工业原料,已应用到纺织、医药、电子电器、汽车、建筑材料、日用消费品等领域。

合成生物学的发展应用,不但为人类造物提供了新的方式选择,还正在快速成为碳中和背景下绿色制造的重要思路。据世界自然基金会预估,到2030年工业生物技术每年将可降低10亿至2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2020年5月发布的一份对外报告中提到:全球经济活动中60%的物质产品可由生物技术进行生产,包括 1/3 来自天然生物的材料和2/3非生物来源的材料;合成生物学技术在未来的 10~20 年中,每年将为全球带来 2~4 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在政策扶持和创新驱动下,合成生物学的产业化和投融资近年来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据统计,2018年全球合成生物学领域公司融资规模近40 亿美元,2019 年为31亿美元。2020年,该数值达到了78亿美元,年增长1.5倍,并有74家合成生物学公司完成上市。在创业者和投资人看来,合成生物制造兼具绿色环保与降本增效优势,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合成生物学产业生态覆盖面庞大,不同技术和产业落地方向多元,可大致分为上、中、下游。其中,上游注重DNA合成等基础工具的研究,中游是对生物系统和生物体进行设计、开发的技术平台,下游是涉及人类生活不同方面的应用开发和产品落地。




图源期刊《集成技术》


前不久某权威平台发布了报告《全球最值得关注的50家合成生物学企业》,其中的中国企业共有九家。从科研到产业,合成生物学这一领域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Countstar Mira FL

大肠杆菌和酵母细胞是合成生物学产业化中常用的两种微生物,在对其进行设计和改造的不同阶段,数量和活性检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Countstar Mira FL采用创新的光学变倍技术,提供5倍、6.6倍、8倍三种光学放大倍数,可分析直径在2-180μm范围内的样本;同时采用AI人工智能学习算法,可对形态不规则、易成团、大小不均的细胞进行高精度识别;不仅可以提供细胞浓度及活率检测结果,还可提供细胞平均直径、结团率等全方位的细胞培养信息,并且可以根据培养期间的细胞直径分布图、荧光强度分布图、生长曲线等直观图示,来了解细胞培养中细胞整体的动态变化,从而优化细胞培养条件符合人体工程学的一体机设计和智能软件管理,保证实验操作更高效,实验过程更舒适。



Countstar Mira FL

不同粒径细胞对应测试倍率关系参考